欢迎来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近年来,脂质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备受关注,编辑部特邀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张志荣教授担任专题执行主编,2021年第四期将为广大师生带来“新型递药系统”专题。本专题得到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众多专家支持,同时邀约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该领域专家积极探讨新型递药系统。

专题共组织了12篇文章,其中专家笔谈栏目下1篇,由张志荣教授领衔“浅谈我国药剂学/药用材料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一文,文章简述了药剂学/药用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药剂学/药用材料研究热点;分析了我国药剂学/药用材料研究的国际地位、所取得的成就、优势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药剂学/药用材料的重点前沿研究方向,并对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以后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综述栏目下1篇,概述了传递体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论著栏目下10篇,展示了围绕不同类型的脂质纳米粒、即型凝胶及胶束展开的相关实验研究。黄园教授撰写的“载胰岛素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跨肠上皮细胞转运的研究”一文, 采用混合溶剂构建载多肽蛋白类药物的固体脂质纳米递药系统,探究该纳米递药系统跨肠上皮细胞的转运机理,用于提高多肽蛋白类药物的细胞摄取和跨膜转运效率。何勤教授撰写了“双响应性透明质酸碳量子点-明胶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效果评价”,王建新教授撰写了“柴黄鼻腔即型凝胶剂的制备与评价”,孙逊教授撰写了“壳聚糖修饰的纳米乳用于鼻腔疫苗递送的研究”,胡海燕教授撰写了“除膜四部曲策略”:阿奇霉素/鼠李糖脂自组装纳米粒用于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研究,张奇志教授撰写的“靶向脑淀粉斑的载EGCG纳米递释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研究”,龚涛教授撰写了“共载吡柔比星和长春瑞宾混合胶束的构建及其对乳腺癌的治疗研究”、张景勍教授撰写了“ADI脂质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药动学研究”、李翀教授撰写了“红细胞膜定向包裹血红蛋白-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邓黎副教授撰写了“硫酸氢氯吡格雷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


专题执行主编介绍

7260c6f531e2461189fc3479a0818882.png

 张志荣  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教授(二级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暨药用辅料与药包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973计划健康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专家、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第三届主席。主要从事靶向释药系统、中药新药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载药纳米粒研究;发现2-氨基葡萄糖是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靶向基团、N,N-二甲基胺是透过血脑屏障的导向基团,并构建了系列肾靶向、脑靶向前药候选分子。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其中Nature Commun,Biomaterials,J Control Rel等国际知名杂志收录150余篇。主编、副主编出版著作1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篇。主研、参研的新药有3个载入《中国药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