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
摘要: 目的 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复杂程度分为临床症状≥4种组(96例,67.1%)和<4种组(47例,32.9%),以及根据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有并发症组(109例)和无并发症组(34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143例,130例(90.9%)患者具有精神障碍,120例(83.9%)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并发症中,以肺部感染(84例,58.7%)和胃肠道功能紊乱(70 例,49.0%)最为常见。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复杂程度与脑电图异常、脑脊液(CSF)和血清中均出现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有关。患者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在癫痫、意识障碍、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住院时间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R=2.620,POR值分别为4.338、0.980,P<0.05)。结论 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临床症状复杂程度高于脑电图正常的患者;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运动障碍和患者入院时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抗NMDA受体 脑炎 并发症 因素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patients of anti-N-methyl-D-aspartate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clinical data of 143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clinical symptom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 clinical symptoms group (96 cases, 67.1%) and POR)=2.620, POR=4.338, 0.980,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atients of 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 abnormal EEG may related to more complex clinical symptoms. Abnormal movements and low ADL on admission seems to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
屏幕暴露指一系列基于屏幕的活动,包括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平板电脑、上网及使用智能手机等。201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显示[1-2],居民一天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1 h 40 min,占每日自由支配时间的42.4%。理论上,看电视时注意力自下而上处理,且大脑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状态,长此以往,可能影响认知功能或影响心理健康。既往关于屏幕暴露时长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多聚焦于儿童、青少年,认为看电视会影响儿童语言、注意力、社会情感等发育[3],增加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风险[4-6],而对成人或老年人群的研究较少,也没有较为一致的结论;而且大多研究只研究了总的屏幕使用时间,未单独研究看电视时间,并且存在样本量少、横断面研究等局限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如何维持老年人良好身心健康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UK生物样本库50万人群队列 ,前瞻性研究电视屏幕暴露(看电视)时间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看电视时间越长,老年群体患心理疾病风险越高。
1. 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UK生物样本库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样本数据库之一,旨在对中老年疾病的遗传和非遗传致病因素进行详细探究[7-8]。在2006–2010年期间,研究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50多万名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受试者,收集受试有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医疗信息、各种躯体检测(血压、心率、握力、骨密度等)等方面的数据和生物学样本(血液、尿液、唾液样本)。数据获取途径:访问 UK 生物样本库(https://biobank.ctsu.ox.ac.uk/),完成注册并填写申请和协议,即可获得相关数据的暂时使用权。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设计
以UK生物样本库中50万人群为观察队列,以观察对象每日看电视时间作为暴露因素。
1.2.2 随访及目标终点
结局数据来源于UKB first occurrence列表,该列表记录了参与者第一次明确患某种疾病的时间,由UKB工作人员整合了住院数据、社区医疗保健数据、自我报告的数据而成。
1.2.2.1 结局定义
诊断为精神障碍(ICD10编码:F10-F69,F80-F99),即不包含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和发育迟滞(F70-F79)。
精神障碍相关死亡及自杀企图:① 因精神障碍死亡:主要死亡诊断中含有ICD10编码F10-F69、F80-F99;②自杀企图:Ⅰ.自杀而亡 死亡诊断中包含ICD10故意自害编码X60-X84;Ⅱ.自杀未遂 a.住院诊断中包含ICD10故意自害编码X60-X84;b.主诊断精神障碍(F00-F99)+药物药剂等中毒(T36-T50,T52-T60)诊断;c.主诊断精神障碍(F00-F99)+手、腕、前臂损伤(S51、S55、S59、S61、S65、S69)诊断。
1.2.2.2 随访时间
起点为参与队列的基线评估时间,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
1.2.2.3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受试者数据相对完整。
排除标准:基线前就诊断为精神障碍或基线前就有自杀企图;中途退出;数据相对不完整。
UKB为了减少选择偏移,在设置选项时会加入Do not know(我不知道)和Prefer not to answer(不想回答)两个选项,我们为了保证样本量尽可能大,统计分析时仅排除连续型数据缺失(包括无数据、我不知道和不想回答选项)的受试者数据(数据不完整),分类数据缺失的受试者数据还是纳入分析,归为不详组(数据相对完整)。
1.2.3 分析方法
1.2.3.1 协变量选择
人口学特征 :有研究[9-12]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种族都有可能是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因此本研究纳入以上指标作为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①收入。有研究低收入者患精神疾病或抑郁症的风险更高[9, 13-16]。②TDI(Townsend Deprivation Index,汤森剥夺指数)。TDI是一个用于衡量人群社会经济环境的指标,不同于收入这个常用的经济指标,TDI更多地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水平。社会经济剥夺被认为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主要原因[17-18],也和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相关[19-23]。
生活方式:①吸烟。吸烟和精神疾病的高共现率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吸烟是导致与精神疾病相关的预期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24],许多研究发现,吸烟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吸烟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5-26]。②饮酒。 饮酒除了与酒精使用障碍相关外,还与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存在联系[27-28]。③体力活动强度。 体力活动强度采用IPAQ(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国际体力活动量表)评估。体力活动有益改善身体健康、生活满意度、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能预防、治疗抑郁[29-32]。④社交活动。 社交在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孤立和心理健康下降之间相关[33]。较小的社交网络,更少的亲密关系,更低的社会支持都与抑郁症状有关[34]。孤独与抑郁[35-36]、自杀行为[37]、人格障碍[38]相关。
精神障碍相关因素:①基线时因紧张/焦虑/抑郁看过医生, 考虑到精神疾病的发展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将基线时精神疾病的症状也作为协变量。但是UKB基线时没有收集基线时精神症状信息,这部分症状信息是之后补评的,只有大约1/3的受试参与评估,故我们选用了基线时是否因紧张/焦虑/抑郁看过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作为替代的协变量。②生活应激事件。③抑郁症家族史。
1.2.3.2 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此外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不满足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以随访时间为时间尺度,探讨了每天电视观看时间与健康后果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每日累计电视观看时间作为连续变量,计算每增加1 h的风险比(HR)。为更直观感受看电视所带来风险,参考CELIS-MORALES等[39]关于UKB队列中屏幕时间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间关系的研究,将受试者按照电视观看时间分为以下4组:0~1 h、2~3 h、4~5 h和大于5 h。再以年龄、体力活动强度、户外时间、拜访朋友家人的频率、团体社交活动、睡眠时间分层分析,最后使用Landmarks分析,将随访时间起点往后推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
使用Schoenfeld残差试验验证了比例风险假设,所有分析均采用R4.0.3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基线特征
在2006–2010年间招募的502507人中,在以看电视为暴露因素的分析中我们共纳入410946人,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0.8年,在随访期间15279人死亡,33071人发生结局事件。
表1为观察队列以每日累计看电视时间分组后的基线特征,性别、年龄、学历、种族、TDI、家庭年收入、吸烟、拜访朋友家人频率、体力活动强度、基线时因紧张/焦虑/抑郁看过医生、基线时有生活应激事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 1 队列基线特征Table 1. Baseline dataCharacteristics TV time/(h/d) p 0-1 (n=86315) 2-3 (n=209554) 4-5 (n=95098) >5 (n=19979) Male/case (%) 39124 (45.3) 98255 (46.9) 44287 (46.6) 9776 (48.9) <0.001 Agea/case (%) <0.001 38-44 yr. 12564 (14.6) 22887 (10.9) 5595 (5.9) 998 (5.0) 45-59 yr. 46034 (53.3) 100077 (47.8) 35961 (37.8) 6464 (32.4) 60-64 yr. 16806 (19.5) 49416 (23.6) 27732 (29.2) 6015 (30.1) ≥65 yr. 10911 (12.6) 37174 (17.7) 25810 (27.1) 6502 (32.5) Education/case (%) <0.001 College or university degree 55072 (63.8) 96605 (46.1) 29855 (31.4) 4651 (23.3) High school degree 10319 (12.0) 25858 (12.3) 8743 (9.2) 1349 (6.8) Less than high school 15242 (17.7) 58418 (27.9) 29923 (31.5) 5272 (26.4) Unknown 5682 (6.6) 28673 (13.7) 26577 (27.9) 8707 (43.6) Ethnicity/case (%) <0.001 White 74868 (86.7) 190771 (91.0) 88463 (93.0) 18370 (91.9) Others 11061 (12.8) 18150 (8.7) 6391 (6.7) 1544 (7.7) Unknown 386 (0.4) 633 (0.3) 244 (0.3) 65 (0.3) Mean TDI (SD) −1.38 (3.03) −1.65 (2.89) −1.30 (3.08) −0.10 (3.51) <0.001 Average total household income before tax/case (%) <0.001 <£18000 9329 (10.8) 30568 (14.6) 24572 (25.8) 8280 (41.4) £18000-£29999 15084 (17.5) 45875 (21.9) 24043 (25.3) 4378 (21.9) £30000-£51999 20774 (24.1) 52579 (25.1) 18615 (19.6) 2324 (11.6) £52000-£100000 22739 (26.3) 42766 (20.4) 9908 (10.4) 855 (4.3) >£100000 9085 (10.5) 10145 (4.8) 1505 (1.6) 126 (0.6) Unknown 9304 (10.8) 27621 (13.2) 16455 (17.3) 4016 (20.1) Smoking status/case (%) <0.001 Never 54123 (62.7) 121924 (58.2) 49593 (52.1) 9120 (45.6) Previous 26267 (30.4) 71008 (33.9) 36063 (37.9) 7811 (39.1) Current 5712 (6.6) 15926 (7.6) 9045 (9.5) 2932 (14.7) Unknown 213 (0.2) 696 (0.3) 397 (0.4) 116 (0.6) Alcohol drinking status/case (%) <0.001 Never 4234 (4.9) 8157 (3.9) 4067 (4.3) 1186 (5.9) Previous 2563 (3.0) 5487 (2.6) 3181 (3.3) 1152 (5.8) Current 79451 (92.0) 195766 (93.4) 87770 (92.3) 17605 (88.1) Unknown 67 (0.1) 144 (0.1) 80 (0.1) 36 (0.2) Frequency of visiting friends or family/case (%) <0.001 Almost daily 8557 (9.9) 22648 (10.8) 12009 (12.6) 2900 (14.5) 2-4 times a week 24136 (28.0) 64051 (30.6) 31201 (32.8) 6338 (31.7) Once a week 32079 (37.2) 77045 (36.8) 32575 (34.3) 6136 (30.7) Once a month 13643 (15.8) 28860 (13.8) 11196 (11.8) 2269 (11.4) Once every few months 6164 (7.1) 13408 (6.4) 6056 (6.4) 1536 (7.7) Never or almost never 1098 (1.3) 2288 (1.1) 1355 (1.4) 543 (2.7) No friends/family outside the household 196 (0.2) 326 (0.2) 203 (0.2) 113 (0.6) Unknown 442 (0.5) 928 (0.4) 503 (0.5) 144 (0.7) IPAQ activity group/case (%) <0.001 Low 12201 (14.1) 30370 (14.5) 14812 (15.6) 4181 (20.9) Moderate 30914 (35.8) 70960 (33.9) 30222 (31.8) 5989 (30.0) High 31336 (36.3) 72005 (34.4) 29265 (30.8) 4730 (23.7) Unknown 11864 (13.7) 36219 (17.3) 20799 (21.9) 5079 (25.4) Ever seeing a psychiatrist for nerves, anxiety, tension or depression/case (%) <0.001 No 62917 (72.9) 151976 (72.5) 67436 (70.9) 13347 (66.8) Yes 22849 (26.5) 56039 (26.7) 26870 (28.3) 6392 (32.0) Unknown 549 (0.6) 1539 (0.7) 792 (0.8) 240 (1.2) Life events/case (%) <0.001 Never 49522 (57.4) 119548 (57.0) 53254 (56.0) 10156 (50.8) Ever 36402 (42.2) 89019 (42.5) 41256 (43.4) 9606 (48.1) Unknown 391 (0.5) 987 (0.5) 588 (0.6) 217 (1.1) Family history of depression/case (%) 2770 (3.2) 5502 (2.6) 2215 (2.3) 454 (2.3) <0.001 TDI: Townsend Deprivation Index; IPAQ: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a The pa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lassification and British retirement age: young people (age<44 years); middle age (age 45-59 years); elderly (age 60-64 years), and old age (≥65 years or more). 2.2 看电视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看电视时间与心理疾病及相关健康后果的关系
我们运行了3个模型来分析看电视时间与队列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模型1以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种族、TDI和家庭年收入为协变量。模型2根据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整,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上吸烟状况、饮酒状况、拜访家人朋友的频率、体力活动强度进行调整。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校正了基线时是否因紧张/焦虑/抑郁看过医生、基线时生活应激事件、抑郁症家族史。当看电视时间以连续性变量纳入分析时,在3个模型中都观察到了看电视时间与心理疾病及相关健康后果的联系,模型1:HR 1.08〔95%置信区间(CI):1.08~1.09〕,模型2: HR 1.05(95%CI:1.04~1.06),模型3: HR 1.05(95%CI:1.04~1.05),意味着每多看1 h电视,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增加0.05。
当进一步把看电视时间转换为分类变量后再纳入分析,发现与每天看电视时间0~1 h组相比,每天看电视时间2~3 h组的HR为1.08,4~5 h组的HR为1.18,大于5 h组的HR为1.37(表2)。
表 2 看电视时间(分类变量)与心理疾病及相关健康后果的关系Table 2. Relation of TV time (the categorical variab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related health outcomesTV time/(h/d) n Number of cases (incidence density)a AR HR (95% CI) 0-1 86315 5491 (6.13) 0.00 1.00 2-3 209554 15672 (7.27) 1.14 1.08 (1.05-1.11) 4-5 95098 9055 (9.45) 3.32 1.18 (1.14-1.22) >5 19979 2853 (14.85) 8.72 1.37 (1.31-1.44) AR: attributable risk; HR: risk ratio; CI: confidence interval. a Incidence density: incidence per 1000 person-years. 2.2.2 年龄、日常活动强度、社交和睡眠在看电视时间与精神健康结局中的中介作用
为了研究年龄、日常活动、社交和睡眠是否调节了看电视时间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关系,将参与者按年龄、体力活动强度、户外时间、拜访家人朋友的频率、团体社交活动、睡眠时间分层。结果(表3)显示与年龄≥45岁的个体相比,38~44岁的个体看电视时间长,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体力活动强度和团体社交活动对看电视时间与心理疾病的关系无明显影响;长时间户外活动会降低看电视时间长的个体患心理疾病的风险;睡眠小于5 h对会增加看电视时间长的个体的心理健康风险,且随着睡眠时长的增加,看电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风险影响下降;拜访家人朋友少的群体长时间看电视与心理疾病的无明显关系。
表 3 年龄、体力活动强度、户外时间、睡眠时长、社交对看电视时间与心理疾病及相关健康结局的关系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 of age, intensity of physical activity, time spent outdoors, sleep duration, and sociability on the relation of television watching tim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related health outcomesStratification factor n Number of cases HR (95% CI) 0-1 h/d 2-3 h/d 4-5 h/d >5 h/d Age/yr. 410946 33071 38-44 42044 3641 1.00 1.09 (1.01-1.19) 1.43 (1.29-1.58) 1.83 (1.55-2.15) 45-59 188536 15363 1.00 1.12 (1.07-1.16) 1.24 (1.18-1.31) 1.57 (1.45-1.69) >60 180366 14067 1.00 1.13 (1.06-1.19) 1.28 (1.21-1.35) 1.57 (1.46-1.69) IPAQ activity group 336985 26123 Low 61564 5693 1.00 1.04 (0.96-1.12) 1.14 (1.05-1.24) 1.28 (1.15-1.43) Moderate 138085 10153 1.00 1.08 (1.03-1.15) 1.20 (1.13-1.28) 1.38 (1.26-1.51) High 137336 10277 1.00 1.06 (1.01-1.12) 1.16 (1.09-1.24) 1.27 (1.16-1.40) Time spend outdoors in summer 385337 30625 Low 179619 13025 1.00 1.10 (1.05-1.15) 1.20 (1.14-1.27) 1.50 (1.38-1.62) Moderate 83291 6542 1.00 1.03 (0.95-1.10) 1.07 (0.99-1.16) 1.20 (1.07-1.34) High 122427 11058 1.00 1.07 (1.00-1.13) 1.17 (1.10-1.25) 1.26 (1.16-1.37) Sleep duration/h 409378 32858 ≤5 20403 2642 1.00 1.11 (0.98-1.25) 1.20 (1.05-1.36) 1.56 (1.34-1.81) 6-8 360674 27259 1.00 1.08 (1.05-1.12) 1.18 (1.13-1.23) 1.34 (1.27-1.42) ≥9 28301 2957 1.00 1.00 (0.89-1.12) 1.04 (0.92-1.18) 1.19 (1.03-1.38) Frequency of visiting friends or family 408929 32861 High 319675 25458 1.00 1.10 (1.06-1.14) 1.20 (1.15-1.25) 1.39 (1.32-1.47) Moderate 83132 6522 1.00 1.07 (1.00-1.14) 1.16 (1.08-1.26) 1.34 (1.20-1.49) Low 6122 881 1.00 0.80 (0.66-0.97) 0.92 (0.75-1.12) 1.16 (0.92-1.46)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409772 32932 Low 121327 11154 1.00 1.05 (0.99-1.11) 1.12 (1.05-1.19) 1.29 (1.19-1.40) Moderate 180149 14434 1.00 1.08 (1.03-1.14) 1.19 (1.13-1.25) 1.38 (1.28-1.48) High 108296 7344 1.00 1.10 (1.04-1.17) 1.23 (1.15-1.33) 1.48 (1.32-1.67) HR: hazard ratio; CI: confidence interval. 2.3 看电视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敏感性分析
基线时的暴露因素(屏幕时间)可能是心理问题的先决条件,也有可能是心理问题的伴随条件(心理健康差的人更喜欢使用屏幕),为了控制基线时心理健康差的人可能更喜欢看电视这一混杂因素,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我们随后使用Landmark分析,将基线随访时间往后推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分别计算看电视时间的HR。结果显示(表4)看电视时间的HR无明显变化,表明本研究结果可靠,强调了看电视是心理问题的风险因素。
表 4 后延随访开始时间后,看电视时间与心理疾病及相关健康后果的关系Table 4. Relation of TV tim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related health outcomes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landmark time points on a followup scheduleTV time/(h/d) Total number Number of cases (incidence density)a AR HR (95% CI) P Without lag time 410946 33071 0-1 86315 5491 (6.13) 0.00 1.00 2-3 209554 15672 (7.27) 1.14 1.08 (1.05-1.11) <0.001 4-5 95098 9055 (9.45) 3.32 1.18 (1.14-1.22) <0.001 >5 19979 2853 (14.85) 8.72 1.37 (1.31-1.44) <0.001 3 months of lag time 410020 32242 0-1 86163 5347 (5.97) 0.00 1.00 2-3 209116 15274 (7.09) 1.12 1.08 (1.05-1.11) <0.001 4-5 94846 8835 (9.22) 3.25 1.18 (1.14-1.22) <0.001 >5 19895 2786 (14.50) 8.53 1.37 (1.31-1.44) <0.001 6 months of lag time 409112 31494 0-1 86021 5227 (5.83) 0.00 1.00 2-3 208691 14926 (6.92) 1.09 1.08 (1.04-1.11) <0.001 4-5 94592 8613 (8.99) 3.16 1.17 (1.13-1.22) <0.001 >5 19808 2728 (14.20) 8.37 1.37 (1.31-1.44) <0.001 1 year of lag time 407154 29929 0-1 85656 4916 (5.49) 0.00 1.00 2-3 207781 14193 (6.59) 1.10 1.09 (1.05-1.12) <0.001 4-5 94095 8228 (8.59) 3.10 1.19 (1.14-1.23) <0.001 >5 19622 2592 (13.51) 8.02 1.38 (1.32-1.46) <0.001 3 years of lag time 396974 21962 0-1 84010 3597 (4.03) 0.00 1.00 2-3 203098 10469 (4.88) 0.85 1.09 (1.05-1.14) <0.001 4-5 91165 5992 (6.30) 2.27 1.18 (1.13-1.23) <0.001 >5 18701 1904 (10.02) 5.99 1.41 (1.33-1.50) <0.001 5 years of lag time 385293 12920 0-1 82117 2084 (2.35) 0.00 1.00 2-3 197637 6230 (2.93) 0.58 1.12 (1.07-1.18) <0.001 4-5 87912 3529 (3.76) 1.41 1.21 (1.14-1.28) <0.001 >5 17627 1077 (5.80) 3.45 1.43 (1.33-1.55) <0.001 AR: attributable risk; HR: risk ratio; CI: confidence interval. a Incidence density: incidence per 1000 person-years. 3. 讨论
本研究基于UK生物样本库50万人群队列 ,前瞻性研究看电视时长与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与先前的假设一致,本研究主要发现:① 每天长时间(>5 h)看电视会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② 38~44岁的群体长时间看电视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较年长的群体更高,户外时间、睡眠时长会削弱长时间看电视对心理疾病的影响,体力活动强度和团体社交活动对看电视与心理疾病的关联无明显影响。研究拜访家人朋友频率是否影响看电视与心理疾病关系时,低水平组病例数较少,结果应谨慎解读。
本研究发现看电视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这与既往有关电视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一致[40-43],可能的原因:①看电视是被动型屏幕使用,即单纯接收信息或刺激,有研究表明中年时期看电视与灰质体积有关,成年早期至中年看电视越多,灰质体积就越小,平均多看一小时电视,灰质体积就会减少约0.5%[44],看电视会增加认知损伤的风险[40, 44-48]。而涉及杏仁核、前额叶等区域的认知损害可能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增加焦虑、抑郁风险。②长时间看电视通过警觉-被动产生的潜在认知压力,此外节目本身的内容也可能造成压力,例如通过描绘生动的场景、暴力或制造悬念。对2001– 2013年英国电视的分析,英国肥皂剧中每小时有2.1到11.5个暴力场景,其中40%被归类为中度或高度暴力[49]。甚至有人提出,这种体验的生动性比现实生活中经历诸如暴力、冲突或灾难等事件更高,因为节目为了娱乐的目的而放大戏剧性[50]。慢性压力会导致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患精神障碍的风险[51]。③花更多时间看电视的人进行直接社交互动的时间更少,并限制社会支持关系的发展,社交在预防心理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2],从而应对能力降低,并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④广义上来说,长时间看电视是一种行为成瘾,各种信息刺激使用者的多巴胺回路,和物质成瘾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有相似之处,而一种危险行为可能是另一种危险行为的风险因素[53-54],行为成瘾的人更有可能物质成瘾。此外,电视传达了有关烟草、酒精和其他毒品的不现实信息,间接鼓励使用这些物质,有研究发现看电视与大量饮酒、频繁吸烟相关,增加了烟酒成瘾的风险[55]。⑤老年人在看电视时花更多时间看中性频道,观看的低唤起内容更多[56],低唤起内容对应低唤醒水平,可能更容易导致消极的情绪。
数字媒体使用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不仅取决于使用的总时间,也可能取决于年龄。例如HUTTON等[57]发现,数字媒体使用对成年人或老年人造成的影响可能与对学龄前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不相同。在年龄的分层分析中,我们发现年龄38~44岁群体长时间看电视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比年长的群体更高,这种年龄差异表明这个年龄段长时间看电视对心理健康的危害更大,看电视时间可能与“认知需求(追寻、理解事物的动机)”存在联系,认知需求低的人可能更容易选择没有门槛、没有深度和难度的电视,而不是下棋、学习。所以,在38~44岁这一青壮年时期长时间看电视,说明其心理可能已经出现了损害,看电视时间更长。故应警惕青壮年时期的长时间看电视。
体力活动强度并未影响看电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户外时间削弱了看电视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与既往部分研究一致[31],这些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水平和锻炼习惯并未改变看电视与抑郁症的关系,也有研究发现体力活动水平减弱了看电视与抑郁症状的关联[44, 46-47, 58],可能活动强度不是关键,而是否进行户外活动才是关键,未来可能需要更全面完善的研究来探究体力活动水平是否影响了看电视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户外活动时间可能从绿地空间和维生素D两个方面影响精神心理健康。绿地空间(如森林和公园)能促进精神疲劳的恢复[59-63],减少压力[64-65],促进邻里凝聚力[66],减少暴力和犯罪[67-70],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71-73]。COHEN-CLINE等[74]以威斯康星健康调查(the Survey of the Health of Wisconsin, SHOW)数据库为基础,对威斯康星州居民进行社区绿地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的横断面研究,在控制了多种混杂因素后,结果表明社区绿地水平越高,抑郁、焦虑和压力等症状的水平就越低。维生素D缺乏通常与不良的肌肉骨骼健康状况 (高转化性骨病、骨折风险增加、骨软化、骨质疏松)有关[75-76]。它还与抑郁症状的增加有关,对于抑郁症来说维生素D缺乏是潜在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77]。一项针对青年(年龄15到39岁)的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症的人也有较高的维生素D缺乏症患病率(OR=1.85, P=0.021)[78]。MILANESCHI等[79]还发现,在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中,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低水平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相关。
睡眠是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的睡眠对于正常的衰老至关重要。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学将健康的睡眠定义为持续时间充足,质量好,节律合适,没有睡眠障碍或睡眠紊乱[80]。既往的研究表明,从儿童到老年人,睡眠问题与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包括抑郁、焦虑、攻击性和犯罪行为等增加[81-93]。本研究发现充足的睡眠削弱了长时间看电视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说明睡眠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与WERNECK等[94]的结果一致,睡眠质量差部分介导了长时间看电视与心理问题的关系。
本研究中未发现社交活动对看电视时间和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以拜访家人朋友将受试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同时本研究中团体社交活动的统计较粗糙,只统计了参与活动的数量,没有参与的时长和频率的数据,故结果无明显意义。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大规模、基于人群的队列设计,在招募的年龄范围内,UK生物样本库在性别、种族和社会经济方面相对具有代表性。结局数据主要是通过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获得,不是自评量表的得分,数据具有可靠性。本研究为纵向研究,使用Landmark分析,强调长时间观看电视是心理问题的先决条件。在分析中广泛控制了潜在的混杂变量,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教育、家庭年收入、TDI)、抽烟、饮酒、体力活动强度等。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看电视时间、户外时间、睡眠时长等是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评估,而错误报告时长可能降低了生活方式暴露与心理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导致潜在的偏差。
综上,本研究通过建立电视观看队列,发现长时间看电视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是心理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户外时间和睡眠时间会削弱长时间看电视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体力活动强度并未影响看电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为中老年人的心理疾病的预防提供证据支持。
* * *
作者贡献声明 胡越论文构思、数据审编、正式分析和初稿写作,张伟负责论文构思、经费获取和监督指导。所有作者已经同意将文章提交给本刊,且对将要发表的版本进行最终定稿,并同意对工作的所有方面负责。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
期刊类型引用(1)
1. 夏宇杰,朱芸菲. 等时替代模型应用于体力活动改善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心理月刊. 2024(14): 226-2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97
- HTML全文浏览量: 270
- PDF下载量: 52
- 被引次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