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郭彦宏, 范翩翩, 王覃等. 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7(1): 111-113.
引用本文: 郭彦宏, 范翩翩, 王覃等. 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7(1): 111-113.
Functional Outcom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 after Lushan Earthquake: a Pilot Study usingICF-based Tool[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2016, 47(1): 111-113.
Citation: Functional Outcom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 after Lushan Earthquake: a Pilot Study usingICF-based Tool[J].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2016, 47(1): 111-113.

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Functional Outcom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 after Lushan Earthquake: a Pilot Study usingICF-based Tool

  • 摘要: 目的 探究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寻找其预测指标。 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首次使用唑来膦酸5 mg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前及滴注后第3 d血常规指标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253例患者入组。男性27例(10.7%),女性226例(89.3%),平均年龄(69.2±8.9)岁,其中女性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8.3±3.9)岁,体质量指数(23.1±4.4) kg/m2,骨质疏松症相关病程为8 d~45年。给药后第3 d,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P<0.001);而白细胞总数有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计数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1,25(OH)2 D、给药后3 d内最高体温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存在线性相关 (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4和0.271,P分别为0.036和0.015)。 结论 首次采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后会出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用药前1,25(OH)2 D水平、用药后发热的最高体温对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2016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版权所有 cc

开放获取 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4.0国际许可协议(CC BY-NC 4.0),允许第三方对本刊发表的论文自由共享(即在任何媒介以任何形式复制、发行原文)、演绎(即修改、转换或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创作),必须给出适当的署名,提供指向本文许可协议的链接,同时标明是否对原文作了修改;不得将本文用于商业目的。CC BY-NC 4.0许可协议详情请访问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