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Functional Outcom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racture after Lushan Earthquake: a Pilot Study usingICF-based Tool
-
摘要: 目的 探究首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寻找其预测指标。 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09年10月至2015年2月首次使用唑来膦酸5 mg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前及滴注后第3 d血常规指标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253例患者入组。男性27例(10.7%),女性226例(89.3%),平均年龄(69.2±8.9)岁,其中女性患者平均绝经年龄为(48.3±3.9)岁,体质量指数(23.1±4.4) kg/m2,骨质疏松症相关病程为8 d~45年。给药后第3 d,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P<0.001);而白细胞总数有下降趋势,中性粒细胞计数有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1,25(OH)2 D、给药后3 d内最高体温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存在线性相关 (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44和0.271,P分别为0.036和0.015)。 结论 首次采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后会出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用药前1,25(OH)2 D水平、用药后发热的最高体温对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关键词:
- 唑来膦酸 淋巴细胞降低 骨质疏松
-
-
期刊类型引用(4)
1. 李维, 黄永超. 经皮微创内固定联合术后唑来膦酸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临床外科杂志. 2019(04): 345-348 . 百度学术
2. 浦祥玲, 黄辰羊, 张悠扬, 崔冉, 盛辉, 曲伸. 绝经后骨质疏松静滴唑来膦酸急性期发热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10): 1273-1277+1316 . 百度学术
3. 郭丽芳, 孟皓波, 高爱华, 李爱珍. 唑来磷酸钠对骨质疏松症病人免疫系统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06): 582-585 . 百度学术
4. 崔孔蛟, 周雨, 王传琨, 雷良, 武慧明, 刘志宏. 5mg唑来膦酸静滴治疗骨质疏松症24h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7(03): 21-23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103
- HTML全文浏览量: 193
- PDF下载量: 31
- 被引次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