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剂量学比较及临床观察

陈玥, 杨文杰, 王永生等

陈玥, 杨文杰, 王永生等.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剂量学比较及临床观察[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0(1): 128-131.
引用本文: 陈玥, 杨文杰, 王永生等.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剂量学比较及临床观察[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0(1): 128-131.

栏目: 临床医学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剂量学比较及临床观察

  •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采用盆腔四野盒式照射(FFBT)及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并比较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63例Ⅰb~Ⅱa期子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患者接受四野盒式放疗(FFBT),32例患者接受调强放疗(IMRT)。盆腔放疗总剂量:48~50 Gy/24~25 F/5 W,同期接受顺铂每周40 mg/m2(4~6周期)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剂量学以及3年局控率、总生存率及毒性反应。结果 IMRT计划中计划靶区体积(PTV)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均优于FFBT( P<0.05),IMRT组患者小肠、膀胱及直肠V40(40 Gy剂量照射时危及器官的体积百分比)较FFBT组低( P<0.05)。3年总生存率IMRT和FFBT分别为92.5%和88.4%,3年局部控制率IMRT和FFBT分别为95.6%和9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RT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晚期直肠反应和膀胱反应的发生率低于FFBT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癌术后采用IMRT的生存率和局控率与FFBT相当,但有保护危及器官、降低毒性反应发生率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推荐IMRT为此类患者术后放疗方式。

     

  • 期刊类型引用(0)

    其他类型引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2
出版历程
  • 发布日期:  2019-01-1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