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栏
-
指南及指南解读
-
科普·科教
1、全民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四个重要特点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民动员、依法、科学、有序防控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制胜关键。为更好地帮助大家认清本次疫情防控特点和决战形势,本文将从政策措施规范化、防控模式信息化、核心技术智能化、医疗手段可视化这四个重要特点入手,简要介绍与总结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常见消毒方法对病毒的灭活机制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传播媒介通常就是指密切接触的环境、物品等,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感染。所以消毒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于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起着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了解消毒学的知识,有助于正确采取消毒措施,保障消毒效果,切实预防传染病传播。3、反思与应对:科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
2019年底冬季暴发和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促使我们深刻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从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科学应对疫情、反思人类不良行为三个维度进行讨论,探讨传染病示警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意义,旨在为人们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提出一个新的视角。4、新型冠状病毒日常防护小妙招之十问十答
大家好,我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护士姐姐 ,作为一名专业的医务人员,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经常有亲朋好友打电话 问我各种五花八门的关于 新型冠状病毒日常防护的问题,尖就在此给大家科一个普,希望阔以解决大家的一些疑问。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孕产妇心理疏导与保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在人们的心中不断累积,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且疑似病例的标准放宽,目前尚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孕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目前研究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母婴传播。众多的负面及未知信息对孕产妇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为了减轻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针对在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建议。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产儿科患者就诊建议
孕产妇和儿童作为2019-nCoV的易感人群,更易出现并发症,甚至进展为重症;目前已发现多个孕产妇及儿童确诊病例,最小的确诊病例出生仅30小时,母亲是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可能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孕产妇及儿童应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外出,现对疫情期间孕产妇及儿童居家观察和及时就诊,提出以下建议。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童心理保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使得这个寒假成为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假期。因为疫情,所有人的计划都被打乱,而生活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所有人待在家里不能随意外出,孩子们不能按时开学,每天打开电视、网页都是病毒肆虐的报道。攀升的病例数、特效药的缺乏、资源相对不足等等这些坏消息不断考验着人们的神经。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期间孕产妇的居家护理
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患者,人群普遍易感,已经明确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孕妇处于特殊免疫耐受状态,是该病毒的易感人群,国内已发现孕产妇感染NCP的病例,妊娠中晚期的孕妇一旦感染,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会危及胎儿,因此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结合临床实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护理团队特提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居家护理孕产妇的紧急推荐意见。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人的居家隔离和照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让中国人的2020年庚子春节过得异常艰难。在这个全民抗疫进入关键阶段的时间节点,极大数量的老年群体值得特别关注。宅在家中的他们由于知识缺乏,信息更新不及年轻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会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沟通手段),更易产生恐慌情绪,或者有轻慢心理,导致防护措施不力。加强对他们的居家照护和相关病例的早期发现、及时就医,对老年人科学防疫有着重要意义。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新生儿的居家护理
自2019 年12 月开始,在中国出现多例严重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经对部分患者呼吸道样本进行泛冠状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病毒分离,确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new coronavirus-2019, 2019-nCoV)[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且人群普遍易感,并出现迅速传播的特点[2]。目前,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关于2019-nCoV的来源和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未完全清楚,已明确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亦有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已发现孕产妇新冠肺炎的病例,截至目前报道的最小确诊的患儿出生仅30小时,因此对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及时有效地实施新生儿的居家护理迫在眉睫。11、妇科肿瘤患者疫情当下的日常护理
2019 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起初是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甚至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现该病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且人群普遍易感,并迅速传播[2,3]。肿瘤患者由于其病情的特殊性,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容易被掩盖或忽视,识别难度增大,因此,结合临床实际,现提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妇科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
-
简报·快讯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远程的瞄准—CT扫描与诊断
2019年12月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证实为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导致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胸部CT检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扫描过程简洁快速,图像分辨率高,且图像传输不受地域限制,这使得CT检查在诊疗过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新冠肺炎具有高传染性,及时准确的检查与诊断刻不容缓,远程CT会诊的利用,显示了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越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发挥了资源优势,提高了医疗效率。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介入超声手术室防控建议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爆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且人群普遍易感,并出现迅速传播的特点。已明确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也有可能经粪口传播[1]。介入超声是应用超声影像作为引导工具,而进行的诊疗操作,精准、微创、安全是介入超声的精髓和特点[2],现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介入超声在术前检查,术中操作时均为近距离接触患者,且介入超声手术耗时短,转台快,门诊患者多于住院患者,防控难度较大。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处于联防、联控的关键时期,现根据国家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指导意见结合原有的工作职责和流程,根据自身特点,梳理出以下防控建议,旨在帮助介入超声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有效防控,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3、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儿童的口腔管理
新冠肺炎已成为波及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口腔诊疗由于其特殊性,成为新型冠状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阻断经口腔的疫情扩散,全国大部分口腔诊疗机构已暂停口腔常规门诊,笔者基于当前对儿童口腔健康的管理策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概述新冠肺炎疫情期儿童口腔管理要点,为做好疫情期间儿童的口腔管理与防治口腔疾病提供参考。4、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妇幼专科手术室管理策略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作为委属委管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承担大量妇幼专科危急重症手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根据国家卫健委颁布的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及感染防控流程,结合临床实践,梳理、制定出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妇幼专科手术患者管理策略,旨在帮助手术室工作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有效抗击疫情,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妇产儿专科医院特需门诊管理要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凶猛,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儿童和孕妇的抵抗力弱,且近期出现不少感染病例,不排除母婴传播途径,作为妇产儿专科医院的门诊科室,更应做好防控疫情管理工作,加强对病例的早期发现、早期隔离,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按照国家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指导意见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以下管理建议。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幼专科医院发热门诊管理要点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且已发现儿童及孕产妇病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宣布将该病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为科学合理的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基于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的特点,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制定2019-nCoV感染肺炎防治——妇幼发热门诊管理要点,供相关专科医院参考。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幼机构环境清洁消毒原则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医疗机构要结合病毒的理化特性,环境污染的风险性,患者病情不同程度所处环境的风险,医疗设备、设施、物品患者使用后感染的风险性等综合因素考虑如何选择消毒剂、消毒方式及频次。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儿科门诊管理要点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人数不断攀升,疫情来势汹汹。儿科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更是疑似儿童患者发现及确诊的先头高危科室。为加强对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和早治疗,避免院内外交叉感染及传播,科学地做好疫情防控及管理工作,基于临床实践,形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儿科门诊应急管理推荐要点(第一版),具体建议如下。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产科病房护理管理要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孕产妇及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指出孕妇是2019-nCoV的易感人群。中国疾控中心建议,疫情高发期间孕妇若无特殊情况,应减少外出。但对于临产或特殊情况需要住院的孕产妇和家属来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是控制感染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护理团队根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实际,提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住院期间孕产妇护理管理的推荐意见,供相关专科医院参考。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术患者的麻醉护理管理策略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及全国其他地区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病例,且已发现儿童及孕产妇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麻醉科护士承担着抢救插管配合、麻醉术中管理、术后拔管配合、监护病人生命体征的重要职责,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患者呼吸道,成为患者接触飞沫、呼吸道分泌物气溶胶的高危人群,同时麻醉护士作为麻醉医生的得力助手,也致力于协助麻醉医生做好麻醉过程中的院感防控,针对本次疫情,根据卫健委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及感染防控流程,结合临床实践,梳理、制定出疑似或确诊2019-nCoV病毒感染手术患者的麻醉护理管理策略,旨在帮助麻醉科医护人员做好职业防护,有效抗击疫情,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11、门诊手术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管理要点
门诊手术室患者来源复杂,节奏快,为了做好本科室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特在原有的工作职责和流程上根据自身的特点,梳理出以下管理要点。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处理要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间长,传染性强,波及面广,需要救治和隔离观察病人多,在救治和照护相关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使医用防护用品极度缺乏,部分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面片等需要重复使用,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用后处理急需解决。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产房防护要点
2020年1月,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列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多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研究表明,其感染主要通过为飞沫和接触传播,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人群普遍易感[1,2]。